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保送生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南昌大学2014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来源:南昌大学 2014-1-9 13:34:44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相关规定,我校2014年继续从符合教育部规定保送条件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保送生。

一、招生对象

具有教育部关于保送生政策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根据江西省教育厅规定,各省市“省级优秀学生”不列入我校保送范围。

二、招生计划

我校2014年招收外语类保送生和竞赛类保送生,招生计划单列。保送生招生计划数列入教育部核定的我校2014年招生计划总数内。

三、招生专业

(一)外语类保送生在我校外国语学院任选专业(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俄语)。

(二)竞赛类保送生根据考生所属科类任选专业。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下载并如实填写《南昌大学2014年保送生报名表》(附件1)

(一)报名时间: 2014年1月10日至2014年2月18日。

(二)报名需提供的材料:

1、《南昌大学2014年保送生报名表》;

2、高中成绩单:原始成绩单复印件并加盖中学公章;

3、个人自荐信:个人自荐信应全面展示学生本人的学习能力、爱好特长、交流与合作能力、性格特点、未来规划等各个方面情况,字数不超过1000字;

4、身份证复印件及与报名表同底照片一张;

5、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及其他证明自己特长和优势的材料。

以上报名材料于2014年2月18日前(以寄件日邮戳为准) 用特快专递或挂号信邮寄至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招生科。报名材料概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邮编:330047。

收件人:杨老师。

咨询及联系电话:0791-88305096、13576990700。

五、选拔程序

(一)材料初审

我校根据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厅对保送生条件有关规定进行材料审查,初审合格者方可参加我校组织的考核测试。

(二)考核测试内容

考核测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考试范围适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面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综合素质、特长、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核测试的具体时间将通过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信息网(http://zjc.ncu.edu.cn/)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

(三)录取

我校将根据考生考核测试情况,综合高中阶段成绩,确定拟录取学生名单。拟录取学生名单将在我校招生就业网及学生所在中学进行公示,并按规定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经公示无异议且与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集中公示的保送生名单核对无误后,并经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审核确认后办理正式录取手续。已录取的保送生可免于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六、监督

为保证保送生选拔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我校保送生招生的全过程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监督,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其保送生的录取资格并将相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

七、本简章由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负责解释。: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一、外国语学院基本情况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源于1975年创办的江西大学外语系,是江西省创办最早、语种最全的外国语教学与科研基地。
学院设有英语语言文学系、亚欧语言文学系、大学外语教学部;现有英语(语言文学及应用方向、英日方向)、翻译、日语(语言文学方向、商务日语方向)、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型)和翻译(专业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71人;博士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51人,硕士学位教师114人;硕士生导师14人;国外客座教授3人,各语种外籍教师12人。学院目前有硕士生110人,本科生1309人,港澳台学生18人。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语言实验中心(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数字化语音室42个(共2018个座位),数字化语音自主学习室6个(共530个座位),同声传译实训室1个,影视室2个,英语广播电台4个,录音室2个。学院有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藏书33000余册,中外学术期刊60余种。
学院设有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等2个科研机构,江西省翻译产业基地、南昌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等2个科研机构依托我院。近四年来,学院教师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5个。
学院是托福网考、雅思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韩国语能力测试等4个教育部考试中心考点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口译考点。
二、学生培养情况
学院秉承“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院训,按照“语言与文化融合,技能与品德贯通,专外与二外并举,知识与实践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适应、重创新”的外语类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同声传译课程,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本专业外语、具备娴熟的听说译写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第二门外语的学习,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攻读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
学院倡导学生在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江西省英语翻译大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中国高校日语作文大赛、“依视路杯”全国法语文学翻译竞赛、“卡西欧杯”全国法语演讲比赛等省级、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2010中奥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高峰论坛、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活动)承担翻译、礼仪等志愿服务工作,受到组委会的好评。
学院重视打造学生的海外留学经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知名高校开展学分互换互认项目和假期实习实践活动。每年派出近百名的优秀本科生赴合作高校开展为期1—10个月的专业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学院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学院“第三课堂”党团员学习教育实践体系获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一等奖”;院学生党总支先后获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中共江西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学院连续6年获全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三、学生毕业去向
学院是南昌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
近三年来,学院本科生考(保)研录取率达20%(院校主要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等)。
毕业生出国留学率达6.5%(留学目的国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芬兰等)。
毕业生报考国家公务员录用率达5.3%。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